党风廉政
在古文中感受坚守的力量
发布日期:2023-02-13    点击量:1544   作者:刘波   来源:
字号:

近日,电视剧《狂飙》受热捧,剧中基层民警安欣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同黑恶势力作斗争,坚守公平正义、惩恶扬善的初心不改,让观者落泪,引发了大家对“坚守”这个词的思考和很多“坚守”者的共鸣。

我有段时间将《古诗十九首》放在床头,时时翻阅,其中第二首《青青河畔草》中“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一句,将独守空房的少妇对“荡子”丈夫的思念描写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少妇望着窗外的青青草地、郁郁柳树,想着过往在风尘中的无助,初嫁“荡子”的温情,“荡子”远游时的不舍,如今独守空房的寂寞和忍耐。一个“空床”写尽了少妇思念之甚,一个“难”道出了思念之苦,一个“守”诉说着少妇的思想斗争和内心挣扎,“守”与“不守”的反复折磨,这是千百年来的一个人性弱点。仅仅是这个少妇需要经受考验吗?其实,我们所有人都在经受着人生和人性的种种考验,干事也罢,做人也罢,需要的是勤勉刻苦,坚持原则,甘于寂寞,抵抗住外界的各种诱惑和内心的欲望,把自己摆正,坚持正确的道路走到底。

人心不正,其行必不端。耐不住寂寞,想着一步登天、出人头地,违背良心和职业道德,干一些违法乱纪的勾当,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害人害己,被牢牢的钉在了耻辱柱上,得不偿失。

《吕氏春秋》的《去私》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晋平公向祁黄羊询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当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说:“说得好。”于是任用了解狐,国人都对此说好。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尉,谁可以担当这个职位?”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说:“说得好。”

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祁黄羊的说法好!推举外人不避开仇人,推举家里人不避开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最公正的了。”

祁黄羊因为坚守自己的做人原则和做事底线,让自己的故事千古流传,孔子是不轻易给一个人好评的,能得到孔夫子的肯定,是莫大的荣光。也正因为祁黄羊的“坚守”,才能给自己的君王选拔出最适宜的人才,进而为社会做贡献,为百姓谋幸福。

从古至今,坚守的例子很多,汉代的苏武牧羊,十九年不改其志,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岳飞的铁血丹心,文天祥的视死如归,顾炎武的耿耿此心,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历代先贤们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坚守的无穷力量。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回头在古文中去寻找贯穿整个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各个基因,“坚守”无疑是最让人敬仰的,正因为我们的坚守,五千年的文明从未断流,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未曾有一刻忘怀,期待着你我在古文中不断汲取“坚守”的力量,坚守初心使命,成长为自己努力“坚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