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天地
一块门板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3-04-25    点击量:1061   作者:张涛   来源:
字号:

近日,公司党委响应神木市政府号召,组织职工前往神木职院观看红色历史剧《初心之路》专题演出。演出中的一个“一块门板”的小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故事围绕的是毛泽东同志改动红军纪律条文展开描述的。微信图片_20230424145055_new.jpg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初期,红军队伍的“六项注意”纪律中有一条是“还门板”,即借老百姓的门板铺床,离开时必须逐户归还。但有几个老乡给毛泽东反映,说有些红军战士还门板经常还错,还回去的门板样式各异,无法匹配安装上去。毛主席知道后改变了纪律调律,将“还门板”改为“上门板”,并派人督促、检查。

微信图片_20230424145041.jpg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只有能安装上去的才是合格的门板,才能为百姓们遮风挡雨,无法安装使用的只会给百姓造成更大的苦恼。在历史演出中初次看到“上门板”不甚明了意思,还以为是别字,直到了解“六项注意”后,才明白从“还门板”到“上门板”,一字调整,却体现了我党遵守纪律、敢于担当的形象,体现了革命军人细致入微的素养,这才是军民鱼水情深的体现。

六项纪律.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作为党和政府的大事。只有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在解决问题上用心用力用情,件件“小事”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给群众雪中送炭、排忧解难,才能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部门是企业展示的窗口,日常工作中,每位业务专员面对的事多而杂,要想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严守纪律,带着情怀为人民服务!”。这份情怀源于共产党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红色基因,脱胎于凝聚队伍、团结群众的初心使命,一直壮大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扬帆远航。

今天,城乡百姓均已过上现代化美好生活,部队营地更是星罗棋布,军人条令科学严谨人性化。虽然已经告别军需用品短缺的时代,但红军队伍的纪律已成为新时代的根基典范。因此,想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我们必须把红军的故事、红军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