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是什么?清廉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梅;清廉是“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的竹;清廉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清廉是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清廉是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清廉是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记得刚步入单位时,我还是一名仪器维修发放工,每天的工作都是和仪器打交道,那时我对清廉的认识是不丢单位一台仪器,不损害单位一分钱。后来,我成为一名安全监测班班长,每天的工作是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查看监测报表、接听电话、记录台账等久而久之,让我对清廉的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恪尽职守、踏实认真工作、正确使用“微权力”。现在,我兼任党风廉政监督员一职,对清廉的感悟更深一步,以谦虚之心加强学习、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快乐之心对待生活、以实干担当的态度对待工作是我对清廉的感悟。
诉往昔,没有一位才华横溢,流芳百世的名人不是清正廉洁的。比如唐朝迟迟不渝执法守正的徐有功,《新唐书》中欧阳修是这样褒赞徐有功的“徐有功不以唐、周贰其心,唯一于法,身蹈死以救人之死,故能处猜后、酷吏之间,以恕自将,内挫虐焰,不使天下残于燎,可谓仁人也哉!议者谓过汉于、张,渠不信夫?”明代敢于直言的海瑞,据《明史》记载,海瑞在浙江严州府淳安知县任上时,公务之余,换上布衣,亲自给粟米脱壳,还让身边的仆人在县衙的空地上种菜,让家童上山砍柴,自给自足。清朝那位死后买不起棺材的汤尚书,汤斌是清朝的工部尚书,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他为官清廉,克己省身,一日三餐以豆腐汤为菜,生活俭朴。这些清官廉吏,就是一座座屹立的丰碑,镌刻着丰功伟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们不仅是封建王朝时期为官从政的楷模,也为当今的党员领导干部立起了标杆,值得我们后辈景仰。
走出历史尘封的宣纸淡墨,展望奋进新时代的卷宗,清廉是廉洁自律,不搞特殊化的谷文昌;清廉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孔繁森;清廉是坚持清正廉洁,坚守底线的李殿林……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坚守政治品格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亦是如此,唯有拥有清廉的品质,我们才会拥有人生道路上的通行证,才会一路畅通无阻。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