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陕北冬季里难得的好天气,恰逢小镇农贸市场的赶集日。几位好友临时起意,决定抓住这忙里偷闲的时光,一起去感受集市的魅力。
沿着熟悉的路线抵达目的地,我们却四目相对,一脸诧异——原本熙熙攘攘的集市竟然不见了踪影。记得以前,商贩们为了招揽顾客,会把摊位摆在本就不太宽敞的单行道上,使得道路拥挤不堪。而现在,道路畅通无阻,连个人影都不见,难道集市取消了?
“看,在那呢!”随着一声指引,我们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片热闹的景象跃然眼前。原来,为了提升城镇形象,镇政府在原有场地对集市进行了重新规划。容貌已改,但热闹依旧。摊位整齐有序,摊贩们热情洋溢,各式商品琳琅满目。蔬菜、水果、家禽、家畜、衣物、日用品等一应俱全,让人眼花缭乱。村民们穿梭其间,挑选心仪的物品,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集市门口,一位老爷爷正小心翼翼地摆放着他的鸡蛋,这一幕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的热闹场景。
记得寒冬腊月,那头膘肥体胖的家猪,成了我们家的功臣。到了农村集市的日子,父母亲会拉着载满一年收获的小车,早早去抢占一个好位置。我也总是乐意跟随在他们左右,去看看集市的热闹。沿途5公里的路上,他们逢人便夸:“我家的猪肉可好了!”
“来来来,要点啥?今天的蔬菜很新鲜。”蔬菜摊是我每次必逛的地方。绿的小白菜,黄的胡萝卜,红的小辣椒,色彩鲜艳,让人看了心情愉悦。每次总是满载而归,如果不买点什么,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临走时,那位坐在门口的老爷爷,低着头认真地数着自己的鸡蛋。他让我想起了记忆中拄着拐杖的爷爷,也都有着同样的小胡须。心中涌起一股激动,我只想让这位爷爷能早点回家,不再受寒风的侵袭。我小心翼翼地将鸡蛋一颗颗放入袋中,像陪伴自己的爷爷一样,热情地与他聊着家常。在与老爷爷的交谈中,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简单而纯真的年代。付钱时,老爷爷问我是否有现金,我诧异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似乎成了守护那份淳朴的最后壁垒。
在这个陕北小镇的集市上,我不仅重拾了儿时的记忆,也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与生活的变迁。夕阳西下,带着那份温暖和感动,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