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有一条著名的六尺巷,它讲述的是清朝宰相张英以宽容之心解决邻里纠纷,以一纸家书告诫家人“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于是,原本狭窄的巷子变得宽敞,两家的和睦相处也成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习总书记在考察桐城市六尺巷时,察看“桐城派”相关文物资料,听取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介绍。跟随总书记脚步,虽不能现场观摩,亦可在相关资料中感悟六尺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探索古代先贤化解矛盾的智慧。
六尺巷文化,这不仅是对宽容的诠释,更是对廉洁自律的生动体现。闭眼遐想,我们看到了一个家族在面对利益冲突时的豁达与退让,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观悠悠古城,思总书记“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教导,这为我们恪守廉洁准则提供了根本遵循。时刻都在告诫我们,真正的廉洁不仅在于不贪不腐,更在于能够严以律己,慎独慎微,担当尽责。
以廉律己,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品质。应时刻以廉洁自律为标尺,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贪小便宜,不接受不正当利益,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正如总书记所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慎独慎微,是廉洁自律的重要体现。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坚守原则,做到自我约束,这是对慎独慎微的更高体现。总书记曾强调:“慎独慎微,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在任何情况下,坚守道德底线,不越雷池一步。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只有这样,才能在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无声处听惊雷,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廉洁自律的要求。
担当尽责,是廉洁自律的实践检验。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廉洁自律,就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原则、公正用权,确保每一项决策、每一件事情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品味六尺巷,不仅只是历史的厚重,更是廉洁自律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廉律己、慎独慎微、担当尽责,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以实际行动践行廉洁自律,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廉洁、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