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天地
寻味兴地,邂逅绵山深处的年俗盛宴
发布日期:2025-01-09    点击量:244   作者:张文华   来源:
字号: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这熟悉的童谣在耳畔响起,岁末年初的温馨时刻悄然来临。在介休绵山深处的兴地,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浓郁的年味。这里是一颗被岁月精心打磨的明珠,承载着游子们对家的思念与对新年的期盼。

8AD9D4D0064A1F3C5575D6F73042F704_副本.jpg

春节的前奏,是从厨房的烟火气中奏响的。兴地的厨房里,主妇们正忙碌地制作着传统美食油花花。她们将精心和好的面团,捏成各种形状的花花,轻轻放入滚烫的油锅。刹那间,“刺啦”一声,热油欢快地跳跃起来,似是在欢呼新年的到来。油花四溅,面团在油锅里迅速膨胀、变色,不多时,一个个金黄酥脆的油花花便新鲜出炉。咬上一口,那酥脆的口感、香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上绽放,每一丝香甜都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甜蜜与希望。这“刺啦”声,不仅是美食诞生的号角,更是开启兴地过年习俗的钥匙。

除了油花花,合碗子也是兴地过年不可或缺的美食。荤素搭配得恰到好处的食材,整齐码放在碗中,经过精心蒸煮,色香味俱佳。端上桌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这合碗子,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寓意着团圆与富足,每一口都饱含着家的温暖与年的醇厚。

随着美食的香气弥漫开来,剪窗花这一重要传统活动也提上了日程。村民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红纸剪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如花鸟鱼虫、吉祥文字等,然后将这些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为家中增添了一份喜庆与祥和。这些窗花不仅展示了村民们的心灵手巧,更寄托了他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整个兴地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中。村民们开始清扫门庭,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仿佛要把过去一年的尘埃与烦恼通通扫去。接着,大红的春联、喜庆的灯笼纷纷登场,为古朴的村庄披上了华丽的新衣。那一抹抹鲜艳的红,承载着一年的辛勤与对新年满满的期许。

在兴地,过年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挂祥铃。春节前夕,村民们手捧铜铃,神情庄重,心怀敬畏地沿着陡峭的山岩攀登。山路崎岖,但他们脚步坚定,每一步都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当他们终于将铜铃稳稳挂在最高的岩壁上,心中的喜悦与满足溢于言表。微风拂过,岩壁上的祥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传递给远方的神灵。那一刻,兴地仿佛被一层神秘而神圣的光辉笼罩,让人对大自然的神奇心生敬畏,又感受到深深的温馨。

春节期间,兴地成了欢乐的海洋。街头巷尾,舞龙舞狮的队伍吸引了众多目光。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服饰,手中的巨龙和雄狮在他们的舞动下栩栩如生,时而腾空跃起,时而盘旋游走,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感受到那份最质朴、最真挚的喜悦与期盼。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大家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收获与喜悦,一边畅谈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欢声笑语在村子里回荡,温馨与和谐的氛围,正是年味儿最美好的体现。

夜幕降临,兴地被一盏盏璀璨的灯火点亮,宛如一颗镶嵌在夜色中的明珠。山脚下,古老的庙宇里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与山间的风声、潺潺的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此时此刻,兴地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与万物同频共振,让人心生敬畏的同时,也倍感宁静与安详。

介休绵山兴地的过年习俗,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细腻地记录着岁月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在这里,年味儿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寄托。让我们一同走进兴地,探寻那些定格在时光中的美好瞬间,去拥抱这份独特而迷人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