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天地
回望家乡:那抹乡土情怀的记忆
发布日期:2025-01-11    点击量:237   作者:刘粉艳   来源:
字号:

“妈妈,妈妈,今天晚上我们早点洗漱,我还想听你小时候的故事呢!”

“好,没问题。”我微笑着回应。

最近,我总是喜欢回忆过去,总觉得小时候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与惊喜。有时候我在想等我老了,还是想回到老家的这片土地上生活。

111.jpg

在陕北的农村,似乎有永远干不完的家务,做不完的农活。这里的四季,各自承载着繁忙与美丽。

春天,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陕北的大地开始苏醒。一过正月二十,农民们便忙碌起来,开始了新的一年农事活动。他们或是拉着小推车,或是肩扛镢头,走向田野,开始翻土刨玉米渣子,为新一季的播种做准备。放学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飞快地跑向田地,寻找正在劳作的父母亲。在那里,母亲牵着老黄牛,父亲则推着犁头深耕土地,而此时的我则悠闲地坐在松软的土地上,嘴里嚼着干粮,眼睛追随着忙碌的小蚂蚁,看它们在土地间穿梭,寻找着食物的踪迹。

夏日,烈日如火,农作物在田间竞相生长,迫切需要水源的滋养。每当村里广播河道放水的通知,村民们便迫不及待地守候在各自的田边,焦急地等待着水流的到来。孩子们则欢快地沿着水流的方向奔跑,享受着夏日的清凉。夜深人静,我偶尔在半夜醒来,才发现父母亲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出门,步行至一公里外的农田,开始了夜间浇水的劳作。他们默默地守护着庄稼,确保每一株植物都能吸足水分,健康成长。

秋季,天还未亮,我们便踏着黎明的月色,带着妈妈亲手腌制的咸菜和几天前蒸好的馒头,半梦半醒地跟随父母亲的脚步去山上收割秋天的果实。在陕北那片黄土地上,我们低头弯腰,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金黄的黄豆,每一颗都是收获的喜悦。尽管戴着手套,但长时间的劳作,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手上磨出了几个水泡。回到家中,院子的每个角落都堆满了丰收的成果:白白胖胖的土豆、颗颗饱满的花生、金光闪闪的玉米,这些都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冬天,天刚蒙蒙亮,父母亲便起床生火取暖,温柔地唤醒还在被窝里熟睡的我们。清扫院子似乎成了我们姐弟三人每天早晨的例行公事。我们挥舞着大大的扫把,用力地清扫着院落里昨晚风儿带来的黄土。饭后,我总是喜欢坐在院子里,享受着陕北冬日阳光的温暖,柔和的光线照在身上,十分惬意。时而起身追逐那些刚出生不久的小羊,时而在院子里看着小鸡们欢快地追逐打闹,它们的活泼给这个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不少生机和乐趣。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逐渐被边缘化,但它依然保持着独有的魅力。淳朴的民风,胜过亲情,在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那些关于农村的记忆,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闪耀着温暖的光芒而我,也愿意将这些美好的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