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丰富的习俗和传统一直被人们所传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习俗或被简化,或逐渐消失。但有一个习俗,始终牢牢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那就是大年初二回娘家。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出嫁的女儿有着一项不成文的规定:除夕夜严禁在娘家过夜。她们必须在天黑前离开,或在邻居家借宿,或寻找其他地方,直到过了凌晨12点,才能回到娘家。这样的传统,对于出嫁的女儿来说,春节回娘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家庭聚会,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回归。
在陕北这片土地上,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在大年初二这天,我也如同往年一样,准备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的父母亲已经从农村老家搬到了城市,回娘家的路程也由过去的漫长跋涉变成了短短的十几分钟车程。
午后,我们吃过午饭,我便带上孩子,拿着提前为父母准备好的礼物,踏上了回家的路。街道上人流如织,车辆络绎不绝,平日里宽敞的道路变得拥堵不堪。原本只需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却花了整整一个小时。在堵车的间隙,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跟随母亲回姥姥家的情景。
大年初二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和母亲就已经出发,沿着蜿蜒的小路,走向姥姥家。那时候,我们要走几十里路,直至翻过一座小山,才能到姥姥家。年幼的我,跟随在母亲身边,走走停停,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每当翻过那座小山,远远望见姥姥家的村庄,我便感到一股力量涌上心头,仿佛胜利就在眼前。那时的路途虽然遥远,但心中的期待和喜悦却是无法言喻的。
一路上,父亲会不时打电话询问我们的位置,告诉我们母亲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只等我们回家。当我们终于到达家门口,便看到父亲早已在那里翘首以盼。孩子们兴奋地喊着姥姥姥爷,送上新年的祝福。
家门一开,温馨的氛围扑面而来。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欢声笑语不断。我们和母亲谈论着老家的亲戚朋友,听她絮叨着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和父亲分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感受他的关心和期望;与兄弟姐妹们笑谈各自孩子的调皮捣蛋,家的温暖在这一刻得到了具象化。房间里,喊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幅幸福的画卷。
大年初二回娘家,这个传统习俗,不仅仅是对家的思念,更是对亲情的传承和珍惜。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传承这份美好的传统,让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