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机运工区积极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用创新与实干铺就降本增效之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智能“上岗”省人力,设备“聪明”更高效
主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堪称降本增效的“王牌”。机运工区管辖的13部胶带机、6台给煤机实现远程操控“一键启停”,结合生产安排,3-1煤、2-2煤仓下给煤机、2-2煤、3-1煤胶带机、4-2煤一部、二部、5-2煤南部胶带机已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检的生产作业模式。井下作业人数大幅减少,人力成本显著降低,安全生产系数也跟着“水涨船高”。
煤质管控“抠细节”,提质增效见真章
煤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效益高低,机运工区在这方面下足 “绣花功夫”。主运输系统各胶运大巷喷雾喷头下方、顶板淋水区域,隔水棚“默默站岗”。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隔水棚,它有效控制原煤水分,让煤炭品质更有保障。通过这一细节优化,实现提质增效,把好质量关就是守住效益线。
废旧物资“再就业”,库存管理“掐准量”
工区推行修旧利废常态化管理后,华宁配件、防护设施、电气配件、托辊架等废旧物品都成了“香饽饽”。截至目前,累计修复及制作各类加工件267余件,修复电气设备配件13件,节省成本19余万元,真正做到“变废为宝”,降低采购成本。
在材料配件管理上,机运工区严格落实领用、回收台账,实时更新库存数据,一旦发现班组超额领料、浪费材料配件,立即按照工区制度对副区长与班组长进行严格考核,杜绝库存积压,让每一份材料都用在“刀刃”上。
全员拧成“一股绳”,降本增效“劲头足”
降本增效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全员的“共同战役”。机运工区通过班前会唠一唠、微信群里说一说,把降本增效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位职工心里。同时,建立全员责任体系与激励机制,将降本增效目标细化分解,干得好有奖励,干不好要“红脸出汗”,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接下来,机运工区将继续深耕细作,在降本增效的赛道上奋勇前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