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司将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提升职工幸福感、归属感的重要抓手,将倾听民生、尊重民意、顺应民心作为“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要着力点,有效解决职工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上访”变“下访”,畅通渠道听民声
为全面、真实的了解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现状,公司依托干部走基层、职工代表巡视、“五职矿长问诊”、月度职工满意度调查、季度职工问卷调查等载体,深入职工、深入一线,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职工的所需所盼,零距离感受职工的急难愁盼。
“职工宿舍真的太热了,公司能不能给想想办法,改善一下职工的住宿环境。”“职工停车位少,上班过来停车特别难”“劳动防护用品消耗品能不能多发一点,口罩的发放频率能不能高一点”。“下访”访出的都是职工切切实实的真心话,都是职工在生活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改善职工住宿条件,公司为职工宿舍配备了冷风扇,现阶段正集中为职工宿舍安装中央空调,职工宿舍的冷暖问题掌握在了职工自己手中。为解决职工停车难问题,公司不仅租赁了一个室外停车场,更建成了智能停车场,解决了职工停车难的问题。
在“下访”中收集到的职工诉求全部变成了公司的工作清单,按照清单逐项完成任务,有效解决了职工诉求。
“走出”变“走进”,深入岗位解难事
公司号召管理人员走进基层、走进职工、走进岗位。在每月自查自检中,水电暖队的管理人员都能收集到职工最真实的反映。“我们在车间里面,夏天特别闷热,加上还有各种设备需要运行,室内温度实在太高了。”矿井水处理站的岗位工张师说到。走进职工、走进岗位了解职工在岗位上的需求,解决困扰职工的“小事”已经成为公司各基层单位服务职工的既定动作。
对于需要公司多部门合力解决的问题,水电暖队负责人也感慨到:“从前在岗位上发现问题,要一层层上报,整改措施不能及时落实、施工进度缓慢,但是现在管理层现场与我们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了解问题,发现的问题立即划分责任落实负责人,解决问题的效率明显提高。”
“走出”变“走进”是公司推进“我为职工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身在一线,看见职工在工作岗位上的难题,听见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实际,着力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难题,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充分发挥职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倾听”变“沟通”,优化服务暖人心
“大家每人一份,每项内容后面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选项,根据内容在相应位置上画√。”职工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人员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放在职工面前,由职工根据自身感受填写最真实的评价,也将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难以言表的急难愁盼以匿名方式表达出来,使公司能够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
当然,在征集到职工的满意度和问卷调查结果后,是否及时给予职工反馈成为最大的关注点。公司在职工座谈会、领导下基层等活动中,将各个基层一线征集到的问题都面对面与职工聊清楚。哪一项是能够帮助职工解决的,哪一项是公司现阶段没有办法解决的,哪一项建议可以理解但不适合公司发展现状都与职工面对面说明清楚。
公司聚焦职工诉求,通过“沟通”打消隔阂,建起“心连心”之桥,让职工在沟通中理解公司,让公司在沟通中了解职工。多渠道听民意,多举措解难题,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