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在这举国欢庆、与亲人团聚、享受温馨美好假期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矿山相伴,同矿灯相守,用坚守唱响最美的奉献之歌。
活力满满的“老王”
“春节让年轻人去过吧,我在岗位上一样过年。”作为通修队老通风设施工,50多岁的王左新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年都选择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儿子过年都不放假,呆在家里冷冷清清的也没啥意思,和兄弟们在一起干干活,唠唠嗑反而更高兴。”谈起春节留守的初衷,老王乐的像个孩子。
“大家干活麻利点,就这点活干完你们就赶紧回家,媳妇孩子还在家里等着你们呢”,老王督促着兄弟们。平日里需要一个班才能完成的工作,由于回家的热情高涨,大家四个小时就将工作完成了。
老王,参加工作三十余年,数十年如一日,只因他对矿山那份热爱。
爱较真的“老刘”
“没得商量,马上停下所有工作,这根水管必须马上连接好,这工作面煤尘太大了。”
“老刘啊,不是我较真,你说,煤尘大能出啥事啊、煤机还急着检修呢”
......
大年二十九,在井下掘进工作面,40多岁的刘永权和一个20多岁的的后生因水管断裂不能消尘而争论不休。只见他们一个吵得面红耳赤,一个却不慌不忙、态度谦和。经过老刘耐心的说服教育,他们终达成一致,先连接水管再检修煤机。
“爱较真”是通修队很多职工对老刘的评价,可是老刘的“爱较真”绝对不是死心眼,谁说的有道理他就听谁的。
热情服务的“小毛”
“卫哥、瓦检器光路漂移的问题已经帮你处理好了,下井注意安全”。
毛杜鹃是通修队仪器发放室一名普通女职工,受“疫情”影响,她也选择了坚守工作岗位。每天她要对瓦检器、便携仪等仪器进行发放、回收,卫生处理等工作,还要像“医生”一样对每项仪器仪表进行“体检”,只要是一般的“小病”,都逃不过她的法眼,总能药到病除。在职工借还仪器时,她总是笑脸相迎相送,一句暖心的话语、一张灿烂的笑脸,温暖着每一名矿工兄弟的心。
“小毛”热情的服务态度不是天生俱来的的,只是她懂得煤矿工人的艰辛,更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
在通修队,像“老王”“老刘”“小毛”一样,春节坚守岗位的职工还有很多,他们岗位平凡,却愿意坚守平凡。这个春节,他们不求与亲人、朋友团聚,只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扎根煤海。他们就像是春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