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建功岗位的活力与担当,引导团员青年勇当疫情防控的生力军、安全生产的排头兵,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祥和的新年新气象。公司团委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了“春风送暖意 同心战疫情”文艺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公司广大团员青年征稿。现从中选择部分征文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我们始终忘不了庚子鼠年,疫情四起,生病的城市沉重地呼吸着,全国各地拉响警报,厚厚的口罩遮盖下的嘴角没有了向上的弧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犹如一张灰色的大网,笼罩住了在城市中匆匆的我们。医院里是看不到的病毒,无力的病人,以及那无助的双眼——这是2020年的开端,是我们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个冬天;到现在,2022已经来临,我们已经在口罩下度过了将近三年的光景,疫情并没有收起它残存的尾巴,在这场天灾抑或是人祸的面前,我们众志成城,在自己的岗位上撑起一片蓝天。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看到医护人员穿着雪白的隔离服奋战在防疫一线,我看到军人警察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保护大家的平安;我看到各行各业的人在与病毒抗衡,为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家的配合之下,一点一点共克时艰。
我所在的单位是煤矿行业,这是一个辛苦而又重要的岗位,煤矿作为我国最基本的能源,关系着机器运转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行,即使其他行业已经受到疫情的影响而暂停工作,在这个岗位上的我们,却仍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退缩。在这个疫情笼罩的关键关头,我们所在的行业也发生了许多激励人心的真情故事,那些在疫情之下,已经有着时间的痕迹却仍然难以忘怀的岁月,成为我们宝贵的记忆财富,到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感觉还久久不能散去。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疫情期间留守工作岗位的一名销售人员,主要负责煤炭发运和制样工作,在疫情的笼罩下,断断续续两三年的时间,我在我的岗位上目睹了太多的感人事迹,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些身影,已经在我的心中化为耀眼的勋章,指引着我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努力,对得起他们、对得起自己。
到现在还记得自己留守在岗位上的那些日子。疫情到来时正值新年,春运的高峰让病毒变得更加猖狂,如同水花一样肆虐地洒向全国各地,居家防疫的哨声一响,百姓纷纷禁足在家,休班停业不再四处闲逛。但是我作为留守在岗位上的一员,和其他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者一样,虽然已经非常疲惫,但是想到离开岗位之后的空缺,责任心便促使我继续拿起手中的任务,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点一点做好自己的工作。
一路走来,我看到疫情之下我们的新变化——
因为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注意了起来,做好了严密的防疫措施。疫情防控的消息已经下放到每一个工作岗位,疫情就像洪水猛兽,来得突然,赤手空拳的我们只能小心再小心。那段时间的我们全副武装,自觉测温、消杀已成为我们来到工作岗位上所进行的第一件事,保障安全生产,与病毒顽强抗争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号,冰凉的消毒液喷在手上,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抓紧投入工作,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和目标;电子测温枪在手腕一晃,意味着我们又能在疫情的笼罩下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戴上了厚厚的蓝色口罩,在口罩下,我们看不到彼此的笑容与表情,却能用眼神的交流为彼此加油鼓劲,将言语化作行动,在那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彼此取暖。曾经也有坚持不住的时候,心中的疲惫涌上心头,但是看到蓝色口罩上方鼓励的目光,我们又投身到工作中去,就这样,我们靠着彼此的加油鼓励,度过了漫长的99天,现在回过头看看看那段日子,我感激自己的踏实和敬业,感激同事之间的相互照应,在以后,我也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砥砺前行。
因为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提起了精神,将工作变成信仰。平时已经烂熟于心的煤炭发运和制样工作,在那段时间也被赋予了一股激昂的英雄主义——那是一种有别于平时两点一线工作的激动和感慨,在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不仅仅是工作,更变成了一种责任和奉献,我们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在口罩和疫情的伴随下,完成留守时期的工作任务,心中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疫情期间,有很多人对新冠肺炎感到害怕,变得紧张和迷茫,甚至疑惑我们大家是否能平安地度过这个劫难。然而,中国从不只是一个国家,中国所拥有的是14亿中华儿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力同心,就能够一起抗击疫情、保障平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疫情当前,有的是英勇无畏,有的是坚持奋斗,致敬每一位坚守在抗疫一线战士们,你们辛苦了!(销售中心 冯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