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记忆中的清明节都与淅淅沥沥的雨相伴,阴阴沉沉的天气与人们凄凄哀哀的心情相呼应。今年的清明节更让人感慨万千。132人在各自不同的奔赴中中断了旅程,“我们总是不慌不忙以为来日方长,我们等待花开却忘了世事无常”。是啊,多少次再见换来了再也不见;多少次的天长地久海誓山盟变成了转身后的永别;多少次的下一次变成了下辈子。
一转眼外婆离开已经有10年之久。外婆是我童年时候唯一的光。那个时候我们没有钟表只能靠天的明暗来判断时间。刚上小学2年级的我要去隔壁村上学。整整一个学期外婆陪我一起有时候凌晨3、4点就起来了去叫同村的另一个女孩一起去学校我们总是在她家墙外听到她妈妈说:“时间还早再回去睡一会”。外婆就陪着我回家,但是我们都不敢睡觉,害怕睡过头,把耳朵伸的长长的听别人来叫。或者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去叫那个女孩,有时候,时间估摸错了人家已经走了。我只能一路小跑去学校。那是我童年时候最黑暗的一个学期,但是很庆幸那个时候有外婆陪在我身边。
后来,我跟着爸妈来到了神木。外婆慢慢变老,从妈妈口中得知外婆生病住院、外婆在三个舅舅家轮流住、外婆还一直记挂着我……外婆走的那一年我上高三,正在举办元旦晚会的我接到妈妈让我请假回家的电话。我脖子上的一个玉坠子莫名其妙掉在地上摔碎了,我心里很压抑,有很不好的感觉。
回家了,妈妈说外婆走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也没有哭的撕心裂肺,就是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外婆。“我奶奶走的时候还叫着你的名字”表妹看到我就说。那几天,我没有说话也没有哭。只是跪在外婆的灵前心里默默地说:“外婆,你放心地走吧,我会照顾好自己,我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外婆的晚年我没有在膝前尽孝,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转眼间,父母也已花甲之年,母亲一直有腰疼和腿疼的毛病,稍微做点重活就疼的直不起腰。因为忙于工作、生活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家要带她去医院,她总是嫌麻烦。我有时候想就像现在这样如果母亲离开了,我会不会很遗憾没有为她尽孝心。答案是肯定的。每当有这样的想法我都会迫不及待的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我知道这远远不够。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我要抓紧时间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尽自己的力量去回报父母的养育、陪伴之恩。
为生者多尽孝道,为逝者多尽哀思。又是一年春草绿,清明祭扫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但我想“清明节”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更是对珍惜当下、珍惜亲情的警醒。“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感恩父母亲人、弘扬践行孝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身边的亲人好,我想这才是对“清明节”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