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天地
神秘的中亚
发布日期:2023-04-11    点击量:1063   作者:刘波   来源:
字号:

最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作家刘子超9年时间深入亚洲腹地探索寻觅的见闻实录——《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让我对中国周边这5个“斯坦”国家有了一个简单基本的了解,中学地理课上,因为无聊,曾经和同学们比赛背诵国家名称,中国西边与新疆接壤的邻人之国自然被深深的印刻在脑海里。

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5个国家到底是怎样的存在?过往和现今正在经历着何种变化?只能通过偶尔的新闻联播窥见一斑。刘子超的这本书掀开了5个国家的神秘面纱,让读者得以一见真容。近十多年,得益于“一带一路”的倡议和中国不遗余力的推动,中亚国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人也有机会够进一步走进这些神秘的国度,感受历史上曾经短暂归属过中国的这片土地的神奇,忆古追今,面向未来,再现曾经的辉煌和盛世。

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让中国人第一次完整的掌握了解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众多小国,把大汉王朝的威严与文化传播到了这片有着古老文明的土地上,还带回了葡萄、石榴、黄瓜等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水果蔬菜。唐朝玄奘西出阳关,用脚步丈量了这片神秘的土地,《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西域各国的基本情况,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等也被玄奘介绍给了汉人,成为唐王朝掌握西域各国和制衡突厥的重要参考,唐王朝鼎盛时期控制着西域诸国和丝绸之路,大唐的版图直追大汉王朝,唐玄宗时期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兵败大食,唐王朝才逐步丧失了对西域诸国的控制。蒙古族的天可汗成吉思汗用铁蹄再一次踏平了这片土地,让它重回东亚的版图,清朝的时候大小和卓叛乱被镇压,大清朝版图得以巩固,中国与这片土地历史上虽然分分合合,但文化交流和商路一直未曾断过,这片土地和我们始终牵连在一起,休戚与共。

中亚的土地上经历了波斯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苏联等多个外来王朝的入侵和蹂躏,多民族聚集,多种信仰融合,多种语言交织,贫穷落后的局面一直未有根本改善。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夹缝中求生存,虽然处在亚欧大陆交流的必经之路上,并未因此带来持久的稳定和发展。中亚5国平均海拔高,主要以游牧和农耕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苏联时期,因为历史原因被人为的进行了地理分割,5个国家内部的矛盾不断,民族和文化交流也一度受阻,政治上动乱不少,经济上自给自足,发展参差不齐。欧美国家在不得已失去殖民地或者统治区域时,最善于利用地理分割来埋下无法解决的隐患,印巴冲突、巴以冲突、朝韩冲突等等都是帝国主义的手笔,苏联对中亚五个国家的分割也是一样,本来世代友好的两个民族或者一个村子被国境线一分为二,不能相互交流,彼此还为土地、水流、牲畜等等相互争斗,矛盾冲突加剧,这期间的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简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也正是因为经济发展缓慢,保留了很多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自然环境人为干扰较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旅游目的地。苏联解体后,中亚像是一颗失落的卫星,迷失了方向,民众的信仰遭到了冲击,民族、国家、个人彼此之间开始割裂,嘴上说着俄语,生活在苏联建设的新型城市里,行为习惯在苏式和传统中摇摆,未来的路到底在何方?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受周围几个大国和欧美国家的影响,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能否借助中国“一带一路”的东风,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中,重振国家和民族,值得5国人民深思,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意义的借鉴。

书中描述的中亚5国中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分裂,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很多国家和民族中都曾经历过。游牧民族天生有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日子过的悠闲惬意,一顶帐篷、一群牛羊、一壶烈酒就无比满足,没有对生活的过多要求,收入水平很低,贫富差距不大,没有那么“卷”。现代文明进入古老国度以后,将舒适便捷、精彩多样的生活方式也带到了这片土地上,年轻人被吸引,想法设法的要改变生活条件,很多人背井离乡到临近的俄罗斯、欧美国家打工或者学习,文明冲突加剧,文化差异扩大,宗教信仰也受到了挑战。当地的年轻人盼着走出去,而外来的中国人、俄罗斯人、美国人、法国人等等希望走进来,一睹中亚的风采。外来人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古老文明一次次承受着冲击,特别是受苏联统治和影响多年,一下子失去了强大帝国的庇护,独自去面对遗留的政治、经济、民生、信仰等等问题,5个国家的发展各有不同,多元的民族、文化相互交织,每一个人都受到了影响,为了生存更为了生活,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等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书中对于中亚地理环境、自然风光的描写让读者神往,风光绮丽,山川秀美,很多外国旅者徒步在几个国家相互穿梭,寻找着属于旅者自己的心灵归属与慰藉。牧场、帐篷、草甸、湖泊,吸引着慕名而来的众多旅者,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店、导游、司机等行业蓬勃发展,很多人以此为生,也带动了这5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受益于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搭上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快车,新建边境口岸和自由贸易区,各色免税区相继建成,中亚的干果、肉制品、奶制品、特色工艺品、酒等得以销往中国,中国的小家电、日常生活用品、汽车等等也销往了这些国家,贸易的往来更加频繁,拉近了几个国家的距离,中国有了一个相邻的庞大的需求市场,相互之间彼此需要,彼此合作,彼此帮助,改善了地缘政治和邻里关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对外开放和合作的脚步从未停歇,帮助中亚各国建设公路、铁路、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为中亚各国的大学生提供在中国留学和交流的机会,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入合作,让我们在伟大复兴路上的脚步愈加稳健,中国的影响力更加深入和宽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终有一天,中亚将不再遥不可及,我们也可以像跨省旅游一样深入中亚5国,重走历史上张骞、玄奘的探索之路,感受中亚大陆的神奇与魅力,中亚!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