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啦咚”
“囡囡,妈妈包了你最爱吃的红枣馅儿粽子,还是和往常一样,一个粽子里有五颗红枣,下班回家来吃。”
端午前夕,一大早就收到母亲的微信消息,还顺带发了几张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绿油油粽子照片,照片里的它仿佛在对我说,“端午安康呀,快回家来吧,家人想你啦!”
“呀,今年这粽子看着比往年的更香,妈,我一下班就赶回家去。”
每逢端午,母亲都要自己动手包粽子,从买粽叶、浸泡糯米到包粽子、粽子出锅,母亲都要亲力亲为,她总说:“好的粽叶,技术好的人一张就够包一个粽子啦,所以这粽叶可得仔细挑选,糯米最关键,一定要用乳白色的新鲜糯米,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才香甜可口。”
身为母亲大人的“首席大徒弟”,对于清洗粽叶和红枣这类工作,我是信手拈来,至于包粽子这种技术活,说来惭愧,至今未出关。记得第一次学习包粽子时,两张粽叶在我手上来来回回倒腾了五分钟,也没做出一个像样的来,好不容易糊弄着包好一个,在绑绳的时候全散了,到最后,拼尽全力的我,包了几个形状迥异,张牙舞爪的粽子。
工作后,就更没有机会包粽子了,母亲大师父对我这个徒弟的三脚猫功夫知之甚深,对我的喜好口味更是了如指掌,因此,每年都会提前包好粽子,叫我回去吃,吃完后还大包小包拿许多来单位,我总会撒娇地对母亲说:“妈,这粽子这么好吃,以后您的外甥可要天天嚷嚷着来您这儿吃喽。”母亲总是假装生气,用沾着糯米水的手弹一下我的大脑门,用无奈的语气对我说:“唉,罢了罢了,谁让我生了个‘好吃懒做’的女儿呢。”
母亲做粽子有个秘诀,就是将煮熟的粽子在锅里焖将近半天,她说,这样出来的粽子才清香四溢,Q弹软糯,口感极佳,真可谓“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父亲也常说,“兄弟几个里,我是最有口福的。”
“妈,我回来了,好想您和爸爸呀。”还没进门,我就大声喊着回来了,好让妈妈更早听到我回家的消息,每逢佳节倍思亲,父母是,儿女也是。
“啊呀,回来好呀,我刚还和你爸说,囡囡应该快回来了,他爸,快把粽子拿出来,准备上桌吧。”母亲看到我,像个孩子似的激动的要跳起来。
端午呈祥,佳节安康,你听到了吗?“粽子”拍了拍你,并对你说“在外的人儿,该回家啦!”家里有牵挂我们和我们牵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