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司坚持把“双创”工作作为增盈创效的“强大引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项目112项、卓越管理法16项、精优作业法12项,共计有效项目数为139项,经济创效约为4305.89万元,项目转化率达98.3%,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1+1>2新模式
公司重新修订了双创工作实施管理和双创平台管理办法,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1+1>2的创新模式。
技能大师工作室下发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及考核办法》《技能大师工作室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技能人才。
始终坚持把项目的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当作主要依据,做到“创客”项目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技术管理相结合、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以职工为主体,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创值增盈为目标,有效激发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以完成每月的创新项目为契机,鼓励职工吸收借鉴优秀的创新成果、经验做法。
对实用性强、创值效益高的项目,安排专人负责协调落地推广,把创新工作做到细处,做到实处,使项目成果在实践中起到推动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鼓励“青年创客”开展科技项目攻关、设备优化、小改小革,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创水平,补充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其中“链轮运行质量检测装置”等一批典型性先进技术成果和操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公司创效千万余元,促进了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一大批“金点子”脱颖而出,被推广和应用到了实际生产当中。
让“金点子”开花结果
“自移设备列车布置设计”“液压支架抑尘装置”“破碎机与胶带输送机联锁装置”……这是近日在公司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项目里看到的一项项自主创新。
公司掘进一工区张锋锋在井下作业时发现梭车液压系统在正常运转时,液压油会随着机器的运转而产生高温。根据观察发现该系统冷却油箱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冷却效果不佳,迫使液压系统整体温度上升,导致设备停机,严重时会将油泵烧坏。
针对这种情况,张锋锋提出想法,组建自己的“创客”团队,最终在系统回路上加装冷却器来优化设备,改造完成后可以明显降低液压系统工作温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掘进一工区发现井下配套设备采用的“华宁集控系统”没有联锁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堆煤,甚至设备损坏、人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该工区迅速组建“创客”小组,经过一系列讨论,最后设计出在破碎机与输送机之间安设联锁装置,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并主动停机,给人员安全、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从根本上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每一项创新都在为矿井增添着效益、每一项创新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每一项创新都有“创客”们的激情燃烧。这群“青年创客”沉浸在技术的世界里,扎根在矿山的沃土中,无怨无悔,书写着别样的“乌金”人生。